短视频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催生了冉冉升起的直播风口,无数人挤破头想要进来分一杯羹。有人试水做直播,从零开始。有人走捷径,涉足灰产,靠买卖账号牟利。也有人把短视频平台当舞台,靠演技割韭菜,轻轻松松年入百万。
抖音、快手、B站,开始被营销号侵占。靠着搬运视频,他们堂而皇之地养号、刷粉、卖号,在平台的规则之外肆意游走。短视频的水越来越浑,趁机下场摸鱼的越来越多。
只不过,这趟浑水里有人割韭菜,有人被割得底裤都不剩。
一、我们不生产视频,我们只是互联网的搬运工
你刷抖音快手的时候,一定看到过营销号。那种专注大佬演讲、大佬逆袭的账号,什么“马云哭了、刘强东谢幕了、董小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了、国美之父初中都没毕业”等等一类的内容。
你以为你可以看到一段大佬的成长史,实际上一张定格照片,几行字幕,外加一个抖动的特效,这就是视频的全部内容。
虽然视频没啥营养,但从0到4万粉丝,也许就只用了两三个视频。
又或者是“美国长官看不起中国人, 结果被狠狠打脸”,乍一看以为又是一个对我们国家怀恨在心的美国人最后反转被KO的故事,结果打开视频一看。嗐,原来是电影《太空部队》的截取片段。
别小看这类账号,人家的定位可是视频剪辑,半年时间涨粉几十上百万。不仅橱窗带货赚钱,人还接广告,收学徒,日子过得美滋滋。
还有些就更简单了,视频都不用自己剪,只要你会使用小工具,把别人的视频下载下来,然后去水印、改MD5值(相当于视频的ID),这就是一个全新的“原创”作品。
这样的小工具和教程,网上多的是,还免费。
不想多次修改,也可以选择购买专门的软件,能够自动采集下载全网多平台资源,去水印、改MD5,也就是打个勾的事。
之后,对视频进行消重处理,也就是所谓的伪原创,避免版权纠纷。
都是傻瓜式操作,看一遍教程就会。什么PS/PR/AE,通通不需要。
这样的软件也不贵,消重伪原创380,采集软件400,还都是永久使用。
做视频,就是如此简单。
二、养号-刷粉一条龙
所有搞营销号的势必离不开灰黑产。
营销号要赚钱还得靠量,你没见过哪个营销号是靠内容质量取胜的吧?
一般我们要玩抖音快手,都是自己拿电话号码注册,但是营销号要批量操作,靠自己肯定行不通。
于是有人在网上买料子,电话卡注册,身份证、银行卡实名。还是熟悉的三件套买卖。
当然也有人嫌自己注册麻烦,喜欢直接买现成的号。
一个抖音新号,只卖2毛,一次购买1000个以上,价格低至1毛3。自助下单,7*24小时在线客服,售后当天。
号有了,日常内容从其他平台搬运,什么快手微视火山,想要英文的还能上油管。
不过一次几百上千个号,维护起来是个大问题。
这时候,群控软件登场了。
一机多号,支持多平台运营,24小时自动运作,还能模拟人工智能识别。
按照可控手机台数不同,收费也不同,从2980到9980,任君选择。
不过这都是零售价,想要便宜,还得做代理,价格打对折不说,还有礼包送。
前期准备做好了,账号想要变现,最终都要看数据。虽然数据不一定是真的,但是用户不知道,甲方也不知道。
只要给钱的人不知道真相,那么数据依然是行业定价的标准。
如果你经常使用学习强国,那你一定知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说白了就是,审美需求与市场供应之间的不对等。
虽然人人都追求美的享受,但事实上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这就经常导致一种现象:你爱看的视频,我觉得是垃圾,我不仅觉得垃圾,我还要骂你。
搞营销号的自然也知道入场的同行越来越多,自己的内容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但是钱还是要搞的,于是刷量就成为了在行业立足的必要手段。
不管是买粉、刷评论还是刷赞,都有大把人排队等着提供服务。
抖音真人粉10个仅需1.46元,均价1毛4/人;
仿真点赞100个仅需8.21元,均价8分/赞;
随机评论100条仅需6.26元,均价6分/条;
视频分享50次仅需0.35元,均价不到1分钱。
刷量江湖一直存在,从我们习惯用数据来评价一样东西的时候就有了,电影也好,打榜也好,甚至是短视频,无处不在的数据,无处不在的造假。
三、喧嚣的卖号生意
不管是微信号、微博号还是抖音号,各大平台对于这种买卖交易从来都是明令禁止。因为社交不是生意,是一个人的隐私与生活。
但在这些人的眼里,万物熙熙皆为利来,万物往往皆为利往。
没什么是不能拿来换钱的。
只要你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买卖xx号”,就会蹦出来一堆网页。大家明码标价,公然竞争。
帅哥、美女、萌娃、旅游、种草等等,似乎一个人的生活都能被这些标签所定义。
一个72万粉丝,获得千万点赞,并开通了长视频权限,拥有商品分享和直播权限的抖音号,售价仅为5.4万。
这个价格和微博有的一拼。
在这些交易平台上,有的账号只能卖出白菜价,也有账号能开出近千万的高价。
账号价格的高低取决于账号质量,内容、粉丝、互动、有无违规、有无直播、卖货权限等等,其中IP号具有绝对的议价权。
真正能卖出高价的肯定不是草根江湖出来的号,而是那些用心做内容的号。任何行业都是这样。
专业做号的求快求量,用低质内容抢占市场,比如常见的图文类视频,一张图片,一段文字,配个煽情的BGM,这类账号起量快,转手也快。
粉丝量≥1000 ,就可以申请“橱窗”卖货,变现功能+1,粉丝再提升一个量级,或许就有眼瞎的甲方要过来投广告,再然后开直播,赚打赏,带货,水到渠成。
这一切听起来是多么的简单,可实际上想要通过购买转手账号并成功实现盈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避免账号交易,各大平台都出具了诸多限制,其中以抖音号为例,想要赚钱,就必须实名认证,可是账号在转手时需要先取消实名,才能完成交易。
在抖音想要取消实名需要通过人工客服,发送取消实名认证的申请函。
至于是否能够如愿取消,还得看你的理由是否足够充分且正当。
取消旧的实名之后,7天内可以绑定新身份,但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很多人在取消原有的实名之后,压根无法重新绑定。
无法完成新身份认证,也就无法完成账号的交易,这是死穴。
此外,假使账号成功完成转手,势必要进行转型,一个原本以内容输出为主的账号突然变成种草号,掉粉是必然的。
别说变现,能够维持原有的经营都是件难事。大部人并没有能力做好过渡,除非你有一个专业的内容输出团队。
再者,抖音带货并没有想象中的红火,全民带货的时代,想要突围需要靠名气,李佳琦和薇娅之后,我们没有再见过第三个如此大流量的主播。
新近试水直播的老罗,频频翻车,这是一个预兆,也是一个警示。
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不容易。
但我们在短视频平台见到的账户,只要达到条件,几乎人人都开通橱窗和购物车带货。这其中一部分人是自有网店,用抖音引流,但更多的是淘宝客,只不变了个玩法而已。
这些商品有人买吗?
有,当然有。KOL当然有号召力,可是其他的中部或者尾部流量就不一定了。
当前市场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境地,搞直播的都在想方设法带货,专门卖货的也都纷纷下场搞直播。
原本直播是直播,卖货是卖货,如今双方的业务开始交叉,可是买方市场是恒定的。新增加的渠道并不一定会带来新的消费者,更何况直播平台原本就是为了引流购物网站。
要说直播能带来优惠,那也是因人而异的,假如一样商品李佳琦能谈到3折优惠,我估计只能谈到93折,这就是区别。
如果直播不能给用户带来对应的优惠,而视频内容本身又不够优质,用户就没有理由浪费注意力在这些博主身上。
这就陷入了一个困境,本身有流量有影响力的博主不会愿意出让自己的账户,因为自己可以养活自己。愿意出让账户的博主,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而账号转型是痛点。
再加上短视频平台本身账户的利润就低,一个3000粉丝的公众号,售价就能达到3000,粉丝单价在1元以上。
可是短视频账号不一样,一个粉丝的单价最低只需要2分钱。
卖方卖不出价,买方赚不了钱。怎么搞?
随着短视频的使用者越来越多,各大平台对于相应功能的开放门槛也越来越低,曾经你在抖音要开通橱窗,粉丝需要达到8000以上,如今只要1000粉。
平台在挤压营销号的生存空间。没有人喜欢搅局者,短视频平台对于此类交易行为的打击势必会越来越严厉。
可是在各大中介网站、各个论坛和交易群里,没有人会告诉你这个真相。
你只能看到大量的刷屏和询价,你以为这个市场如你想象中一般繁荣,甚至会蒸蒸日上。
可是做生意不能忽略市场需求,网友真的需要这么多没营养的视频来填充自己吗?网民的购物需求真的如此旺盛吗?直播带货有折扣就一定有人买吗?
当你看到罗翔大火,半佛出圈,你就应该知道,人们真正需要的依然是有价值的东西。
营销号不止在抖音快手活跃,微视也有,小红书也有,如今B站也有一堆人开始养号。
逐利的本性深植在我们每个人的欲望里,但是不要看到什么东西赚钱就一窝蜂涌上去。做什么都要先了解清楚行情,最起码合法不合法得知道啊。
近来抖音上一群00后号称成功人士,视频里动辄金表出境、豪车代步,各个都说自己年轻有为,今天买房明天提车。还留下联系方式等人上钩,说可以把致富秘诀公之于众。
等加了微信才知道,原来是做“咸鱼月入百万”,现开班教学,限时优惠,只要交3000学费就能获得财富密码。
后来的事,你们都能猜到,一堆人被骗,涉案总金额高达百万。
等着咸鱼翻身的70/80/90后,成功的被00后割了韭菜。年轻的后浪们轻而易举就杀死了一堆号称社会人的前浪,前浪们躺在沙滩上变成一条条干硬的咸鱼。
其实他们要是换个说法,说是做短视频暴富,相信上当的人会更多。
不管是入局做短视频赚钱,还是听了短视频里的赚钱故事想入局,大可不必当真。
赚不赚钱,你心里没点数嘛。一大把年纪了,还想着一夜暴富呢?
太天真了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