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跨界打劫的时代,都市白领永远想不到,坐到电脑前跟你抢饭碗的,是放下锄头、奶完孩子的农妇。
戳中大家好奇心的有两点:
一是自媒体真的这么赚钱吗?
二是农妇哪来的创作能力?
作为一名非著名自媒体人,小编这3年笔下写的,都是互联网赚钱的秘密,对这种操作方式,可以给大家剖析解惑。
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让4亿城镇手机用户的关注点无从落地。
哪里有用户,就把触角延伸到哪里,互联网也脱下高贵晚礼服,在田间地头扭起了大秧歌,目的就是吸引城镇精神文化空乏的用户。
今日头条的崛起,跟快手毫无违和感,里充斥着浓浓的屌丝味和乡土气息。
原住网民一直调侃头条的庸俗、快手之低俗,当苞米茬子+酸菜是主流消费品时,谁先调整战略方向,谁就能获得海量城镇空白用户。
头条做到了。
头条本身不产生内容,靠撒钱补贴自媒体人,获得内容源。
有内容就能吸引用户,有用户就可以接广告,这是最简单不过的商业逻辑。
当这波自媒体创业浪潮来袭时,虽然头条给出丰厚的补贴,很多人还是被高高在上的内容创作吓倒在大门前。
想多了,头条没有豆瓣的文艺、没有起点中文的文学范、也不是字字珠玑、文风犀利才能出头的天涯论坛。相反,在头条上,土味文字才有市场,标题党才能活的滋润,你如果写一篇《你怎么看待量子宇宙学》哪怕写的再学术性正确,专业性再屌,也等同于给兔子上一盘意大利鱼子酱,不喜欢。
看出来头条的创作门槛并不高,但是头条号作者月入过万了吗?
少之又少,只有广告收入高过补贴,平台才是盈利的,一边高喊补贴口号,吸引人创作,另一边尽可能压缩支出,让作者游离在撑不着也饿不死的临界点。
城市白领、文化精英就没优势而言了,专业人士看不上这三瓜俩枣,非专业又觉得没有提笔安天下的能力。
只有一批胆肥的,慢慢摸到了头条的脉搏。
头条是靠算法推荐,论坛是爹的话,头条就像妈,你原本想要一点,她给你推荐一大堆。
自己的文章想在这一大堆中胜出,文章标题就要足够奇葩:
“孙子生日,公公一句话,儿媳妇脸通红”
“手机放大米里一年省一千多块钱”
“吊塔原来是这样安装的”
……
这才是正确姿势。
下乡就得唱二人转,带点黄污才叫好又叫座,这样的文章难写吗?
早有了流水线规模化生产的模式,标题有模板,内容有框架,只需要填充即可。
文章写的烂无妨,甚至故作破绽引一帮喷子吐槽,回复越多,平台越认为是高质量文章,会加大推送力度。
前年滴滴鼎盛时期,滴滴、柳Q是是大众的糟点,自媒体就出现了翻写手法,大众越恨谁,她就歌颂谁,刻意挑战用户的敏感神经,引起一轮又一轮撕逼大战。
读者喷的痛快,文章点击量就高,自媒体人赚的也爽,这种欢迎来找茬的模式比比皆是。
写刀郎和那英,写手撕小日本,写美国人震惊了……都是辣鸡文配震精标题的框架,文末再引导口水战。而他们在背后笑,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如果文路造就了写手,多平台才是月入过万的核心。
单凭头条能拿多少补贴,头条不会像你想象中那么仁慈慷慨。
后来百家号、大鱼号、一点号……不下十多家信息流平台崛起,让一篇内容,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如果一篇文章发到头条,可以创造50块利润,把这篇文章同步发到10个平台,收入也许就是300块了。
有利益的驱使,再有了流水化操作,就可以提高产量,一天产出10篇内容,收入≈300再乘以10。
在网络赚钱圈,这种操作由来已久,为什么大多数并不挣钱呢?
原因之一,是没有分工协作。
举个例子,如今短视频红人都是依靠MCN机构,她们有颜值为什么不自己播?为什么要跟别人签约还要分出一部分利润?
短视频考验的是创作能力和持续输出能力,一个人又搞创作、又搞运营、还考虑怎么变现,是做不起来的,单从精力上就转换不过来。
所以农妇+规模化报团,有了分工协作,才有精力各司其职,这是最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才是成功的关键点。
中国的商业模式在下沉,推开一个农户的门,里面围坐着10多位农妇,每人负责10多部手机,摇一摇、附近人、加群裂变,从吸粉到转化,互联网已经褪下华丽的袍子,变成了人工机械化劳动。
她们跟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没必要懂人工智能、没必要懂电子工程学,只焊接固定的某个位置,并且把它熟练化就够了。
写到这儿你就明白了吧,这是协同作战,精细化分工,流水线作业的产物。
这些在我历史文章里都能找到答案,还能发现很多互联网赚钱的秘密哦。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