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的“碰瓷”商业模式,真正的合法“躺赚”项目

前两天有个事件,就是图片版权代理机构「视觉中国」被公开diss事件,不知道大家关注了吗?

揭秘图片版权机构的“碰瓷”商业模式!“一年赚的都不够赔”.png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朋友圈里称:视觉中国从前年开始,利用技术手段,搜索未授权、疏忽使用他们图片的企业进行漫天开价索赔,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其对视觉中国这种“勒索的商业模式”不敢苟同。

其实自前年开始,说到图片维权这件事,许多的公众号运营者估计都有话要说吧。

事实上,很多的公众号运营者贪图便捷,节省成本,都是直接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面找图使用。然而在搜索引擎里搜索得到的图片,大部分都是没有标注版权声明或者是打水印的,如果核实要授权的话,费时费力。所以不少的运营者都抱着“我就用张图,时间的推移大家都会忘记的,不会那么幸运的选中我”的侥幸心态,分分钟让自己跳进了图片侵权的坑里。

正是这样的心理,和缺乏版权意识,栽在“图片维权”的坑的公众号运营者不在少数。

据称,除了视觉中国,经常“找茬”的图片办公公司还有:全景网、东方IC、视图网、前图网、微图等机构,也在进行图片“维权”。

说到全景网,小编就不得不来跟大家说一说全景网去年对自媒体展开大规模的图片侵权狙击事件,不少的公众号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侵权的,就被人摁着只能协商赔偿了。

揭秘图片版权机构的“碰瓷”商业模式!“一年赚的都不够赔”.png

全景网发来的法务函

没错,全景网去年的图片“维权”事件中,很多公众号不幸中招,很多人侵权的图片使用时间有点久远,久到都不知道怎么使用的,然后有天就被告知侵权了。最后我不得不和对方协商赔偿。所以说,在版权的使用方面,最好还是要靠自己,不然赚的都不够赔。

这些图片“维权”机构的模式又是怎样操作的,才让人忍不住出来公开diss。

这些图片“维权”机构的模式大都一样,都是用技术手段搜索未授权使用图片的公司或者是自媒体,然后给对方发送法务函等其他文件进行索赔。更甚的是,有个别机构还会将图片上传到一些图片免费网站中,让用户下载使用后,接着再将前面的索赔套路使用一遍。

揭秘图片版权机构的“碰瓷”商业模式!“一年赚的都不够赔”.png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手段升级,直接给你发法院传票,这就意味着你要么上庭,要么庭外和解,没有别的选择。同时这也说明,对方可能早早就将侵权的图片拿去公证了,这时候的你,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条“水鱼”,任人鱼肉。

另外,国家对于版权是有专门的规定的,所以侵权了的话,打官司能赢的几率不大,而且成本花费高,所以很多被找上门的公司或者是运营者,也只能自认倒霉。

据说有个别机构已将这样的商业模式做成了主营业务,并通过这样的商业模式赚了不少。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图片版权代理机构开始加入了这样的索赔大军中。

对于版权的定位,不仅仅是图片,包括文字、声音等等的一些组合或者一些特定的造型,都可以申请版权。而且在国内,版权也有专门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任何人未经权利人的许可,不得使用。更不得歪曲、篡改、剽窃。也不得为了谋取个人名利,在该图片上标著自己的姓名。否则,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所以说,在版权意识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如何才能有效的避免进坑呢?

1、对使用图片进行核实授权。尤其是在搜索引擎上的图片,想想运营者都是怎么栽坑的,还有像在微博上面的图片也要注意核实来源,授权再使用,希望我们栽过的坑能帮助到大家。

2、购买使用版权。这不是一笔小额的花费,对于很多的运营者来说,有点难,但是有条件的话,还是可以考虑一些这方面。

3、自己原创。哪怕自己输入几个字,或者是自己设计、手绘等等形式都可以。

版权是一面双刃剑,对于拥有版权的创作者而言,无疑是拥有一座源源不断的变现宝库。但是对于没有创作能力的用户而言,版权之路还有很多的荆棘等着他们。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