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丝问:为什么赚钱对于有的人来说易如反掌,有的人却难如登天。
我觉得,有三种可能性:
1、技术
2、资源
3、见识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应该是见识。
有部记录片,叫《山城棒棒军》,推荐大家去看。
讲了一个退伍军人为了证明人只要努力,是可以实现阶级壁垒的,主角何苦联系了一个老棒棒军当师傅,进入了靠体力为生的行当。慢慢的认识了很多同行,同行们的经历千奇百怪,但都是勤劳的人。有的人赚钱为了养家,有的人赚钱为了潇洒,有的人赚钱为了治病。何苦因为属于年轻,脑子活跃,知道靠单干赚不了大钱,于是入行以后,经常和老板们打招呼:"自己手里有人,需要活就安排。"
慢慢的,何苦从一个苦力劳动者升级到了包工头再后来成立了公司。而那些曾经的同行,有的习惯被约束,有的喜欢干一天活拿一天钱,有的觉得跟团队干效率不高先自己单干…
故事的结局比较悲剧,合租房拆迁了,那些人出卖苦力的人,只能四处辗转寻求生计。
纪录片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赚钱的难易程度,并不是靠勤奋,而是靠见识。多出去转转,长长见识,实现小范围的阶级跃迁是不难的。
这个见识其实就像创过业的人都明白:靠打工是发不了财的。
不管是职场晋升,还是市场机会,你稍微留意下会发现,多数情况下,职场是有资源倾斜的:能进大公司的,不一定是能力高的;能做管理层的,不一定是技术好的;能当大老板的,不一定是很有钱的。
或是因为运气,或是因为手段,能力强的人,碰上一个舍得让权的伯乐很难。对于老员工、管理层来说:你比他厉害,就意味着他可能被淘汰。
为了更好的管理和巩固地位,他们优先会提拔亲近的人,慢慢的会产生阶级壁垒。
对于没资源或者不懂变通的人来说,便会越过越难受,郁郁不得志者,常哀叹天道不公。
其实这种事情本质上,还是见识问题。
换个思维讲,原来你一个月只能赚3-5千,身边全是月入3-5千的人,他们的梦想就是努力工作,甚至加薪,争取明年涨1000工资。
有一天,你碰巧进入了月入两三万的圈子,你发现了一些高薪行业,或者是回报还不错的副业,你也去尝试这方面的事情,月均收益总算破了万。
有了钱之后,你更加敢投资自己,去加入更高级的圈子,认识更厉害,收入更高的人,发现他们一个月能挣10万,你也知道了更多的信息差。
每个阶级对于赚钱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对马云马化腾来说,赚一个亿是小目标;对一些投行的来说,赚1000万是小目标;对我们搞互联网来说,赚100万也是小目标。
这不是夸大其词,因为这种圈层内的薪酬能力如此,能赚的到。
赚钱的过程,就像打游戏升级一样,出卖劳动力的打工的永远只能是打工,学了手艺或者是技术稳步提升的,能见识更多的世界,见识更多的世界的人知道世界不止一种可能性,有了更多选择。
阶级的壁垒的意识导致了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也导致了贫穷的思维会一代代的传承。
讲2个身边的例子:
小A是我们业主群的一个新手妈妈,做代购的,月流水几十万。
因为她本身爱化妆,尝试的化妆品和服饰包包比较多,在自己的圈子里属于比较有阳光的一类人,加上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发现的好物,于是不少人经常会找她推荐。推荐的多了,干脆就做了代购。
因为疫情,代购不好做,但积累的几千个有信任有购买力的粉丝还在,所以又找了渠道商去拿一些名表和包包团购资源。在粉丝群里尝试了社区团购,朋友圈也重新开始热闹起来,三天便赚了8000多。
都说今年的生意不好做,她却又买了一套房来当仓库。
小B是掌柜的一个发小,985毕业的,国企干了两年工资才4千多。
其实他一直有做互联网的打算,只是他之前的事业,有很大的沉没成本,大学4年+职场2年,6年的积累,转行意味着重投开始。
社会不会同情你,房价物价该涨还是会涨。眼看着房贷车贷欠的越来越多,取媳妇的钱也没着落,便下决心转行。找个技术培训班,学了三个月编程,成功跳槽。第一份工作,薪资1.3万。
其实一个人真的想努力改变圈层没那么难,难的是主动去变的意识。只要执行力跟得上,一个小圈层跳到更高一点点的阶层是很容易的。
今年疫情对线下行业是重创,但对于线上的公司来说,基本上就是春天。如果你是做传统行业的,那么就要多观察你所在行业有没有线上的机会。其次,转行也好,转岗也罢,没你想象的那么难。
曾经学的东西,吸收过的知识并不是没用了。我一直觉得:事物都有相通性。
怎么做的,我见过很多次。
你想有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就要去了解那个行业的基本能力。技术也好,营销思维也好,实操案例做背书也罢,从现在自身能改变的角度,积极的去寻找解决方案。
不懂技术,就去报班。
不会实操,上车再说。
不懂营销,学习同行。
缺什么,补什么,持续的去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寒冬将至,希望你们都是有棉袄取暖的人。
ps:国庆、中秋来临,祝粉丝们节日快乐,出行平安。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