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刷到一则有趣的新闻。国外一个爸爸,懒得推婴儿车,于是自己闷头研究,发明了个电动婴儿车。这种婴儿车,有块和车体紧密连接的带轱辘的平板,人可以站上去。开关一按,人和婴儿一起跟着电力前行。
我又随手搜索了一下,发现好玩儿的懒人发明真不少。
有人为了能给老婆按摩还不影响打游戏,发明了能巧妙把敲击游戏键盘的力转换成按摩老婆肩颈的力的按摩垫,一举两得;
有人发明了意大利面自动叉子,可以把意面卷起来,免去了自己一点点卷的繁琐;
还有薯条夹,吃薯条不用洗手的美好时代来临了……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的约翰·阿塔那索夫曾说:“我太懒了,不喜欢运算,所以就发明了电脑。”
看起来,懒真是第一生产力啊!
2018年淘宝发布了《懒人消费数据》,中国人在这一年为偷懒花了160亿。比2017年增长了70%。其中95后需求增长最快,增幅为82%。
看看我自己吧,就是懒人本懒了。我们家扫地是扫地机器人,洗碗是洗碗机。喝咖啡,我以前用放咖啡粉的,咖啡机后来太懒了,直接换了更方便的胶囊咖啡机。洗衣服不用说是洗衣机,需要手洗的内裤用专门的内裤清洗机……
我是油性发质。前一天晚上洗,第二天早上就油那种。又不想天天洗头,很长一段时间,只能顶着大油头去单位。直到好闺蜜给我安利了免洗喷雾,整个人终于精神了。
我家装修的时候,小两居户型,硬是跟设计师反复沟通,搞出面宽6、7米的通顶大衣柜。目的只有一个:一年四季衣服全部挂起来,再也不用遭受换季叠衣服之苦。
而且,这懒吧,还真是一代比一代懒。
以前公司开会,讨论过一次生鲜电商。当时公司的70后员工很多表示对电商卖水果感觉不可理解,明明楼下就是水果店,干嘛要手机下单?
而85、90后的我们大家,一致表示,手机下单太方便,地铁上下单,回家几分钟收货。在公司累了一天,谁还有精力去水果店挑水果问价格称重然后还要拎回家?
我当时住在北京超小户型的楼盘,这种楼虽然有一堆问题,但最大的优势是方便。
出门3分钟内不仅可达地铁,还可达2家水果店,1家物美超市,2家美甲店,1家面包房,一堆小吃店。
但是,居住近2年,我天天吃水果,进楼下水果店的次数不超过3次。
再看看这几年光速奔跑在快车道的外卖、家政、厨师上门等,懒人的生意,真是机会多多。
懒人经济,催生了许多新兴职业,也让一些传统生意迭代出更高效的版本。
聊几个最近我接触到的有趣的例子。
1、微信群比武相亲
听一个95后小伙伴说起,他最近热衷的相亲模式,是很多平台推出的微信群相亲。
如今大家工作都996,加上通勤时间,睡觉都是奢侈。还要挤公交地铁精心打扮去约会?
哦NO,不如宅在家打王者荣耀刷剧。
想当年,我和老公同在海淀区,但是我在西二旗,他在新中关,我们见面,需要公交转地铁,心累得有一匹。
热恋的时候,我们都只是一周一见面。要是一方稍微黏人点要求多见两次,估计就被交通折磨吹了。所以啊,如今兴起的微信群相亲,真是懒人福音。
这种模式吧,往远了说,类似于武侠小说里的比武招亲;往近了说,类似于非诚勿扰。
组织方在微信群放出当天主角女生全方位信息,满足一定门槛且对女生感兴趣的男生入群秀肌肉。
女生从中慎重选出自己想约会的男生,再线下见面,其他吃瓜群众散了散了。
嗯,95后小伙伴因为年纪太小,还没有成功被女嘉宾选中,不过听说他已经在实战中精进技能,信心满满,感觉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指日可待。
2、整理师
这个职业好像之前提到过一次。去年认识位同济校友,就是做这个的。
这女生很有趣。因为从小妈妈不爱收拾东西,被刺激到了,于是酷爱整理。
酷爱到什么地步?
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电商。电商嘛,大家都知道的,肯定是一不小心就满地全是东西。她工作之余,就不停地帮大家整理啊整理。甚至每次和她不相关的拍摄团队完成工作后,她就跟在人家后面,帮人家整理器材。后来,她终于成功转行,成为一名整理师。
整理师,说白了就是帮客户理东西、并合理规划使用空间。
这个职业上世纪兴起于美国,后来在日本发扬光大。该职业上世纪还入选过《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未来二十种朝阳产业”之一。
如今国内的很多高级整理师,都是邻国日本派系的。这个女生,学的也是日本派系的。
人民富裕了,购物增多了,人又变懒了,使得这个职业,目前在国内缺口很大。
但整个行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估计市场还需要一段培育时间。
那天这位女生介绍自己职业的时候,旁边一小姐姐,就表示自己用过这个服务。
我一个闺蜜,每个月都要找家政阿姨去家里帮忙叠衣服,其实也算是低配版的整理师了。
3、懒人炒菜锅
前些日子,我过生日,今年第一次下厨,成功给自己做了一份面,就膨胀了。
接着,就被小伙伴安利了全自动懒人炒菜锅……号称集炒锅、烤箱、电磁炉、电饭煲等等功能于一体,半小时搞定一桌菜。
我这种生手,半小时一道菜的洗菜工序都搞不完好么……瞬间就不能愉快地膨胀了。
然后,它在那边炒菜的时候,你还可以学习、工作、娱乐。什么看个网络课程啦,写篇文章啦,做个瑜伽啦什么的。真的很诱惑。
想到我小时候就懒得出名,大人就叨叨我:“你现在啥也不会,长大还是得学啊,总得吃饭吧。”
长大后,发现真的不用学了
懒人经济带来的模式创新,其实在很多领域,都使得企业以技术、服务壁垒,从单纯的价格战中跳脱出来。
有看过一个估算,说中国仅快消、餐饮、休闲、丽人等几大主流领域,线下市场的规模在11万亿左右,而目前互联网化只做到了不到10%。
可创新的空间巨大啊。
懒不要紧,但是要懒对地方。
相比起大部分人忙忙碌碌,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真正能挖掘到用户痛点,并找准切入点,在这个市场站住脚的玩儿家,其实都是战略上最勤奋的一批人。
这块市场,不像区块链、大数据这些风口,有高技术壁垒,行业外的人很难进入。
懒人经济,很多都是围绕衣食住行展开。
每个人都有在自己常年深耕的行业进行模式创新的可能。
找到精准的切入点,互联网+传统行业,创意+执行力,也许你也能分得一杯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