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3年,《纽约客》杂志刊登了一则漫画。
画面上一条狗坐在电脑前,对着同伴说:“在互联网,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形象的画面,简洁的文案,戳中了刚迎来WWW时代的新人类。
在此后的二十年里,这则漫画让作者施泰纳至少赚了20万美元,成了《纽约客》杂志被授权使用次数最多的一则漫画。
其实,施泰纳不太理解这则漫画为什么会流传如此之广。当初在创作时,他对互联网的兴趣并不大,也没有刻意给漫画赋予多么深层的含义。
分析是后人加上去的,比如说这则漫画巧妙的体现了互联网的隐匿性。当时的人与人之间,能在不透露个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即便有些网站实行实名制,但基本都是由平台方保存,并不会将其作为公开信息。
2006年的中国,也在不经意间出现过类似含义的音乐。
恰逢手机彩铃风靡,检验一首歌到底火不火,各类彩铃排行榜是唯一标准。
那年底,新浪做了个年终盘点,《QQ爱》入选年度十大网络彩铃歌曲。
编辑在入选理由中写道:“由新潮美眉演绎的老式情歌,歌词简单直接,正应了无聊爱上网的学生族的喜爱,同时又带了些少女的幻想成分,使得这首歌的彩铃如今已经泛滥成灾。”
与1993年的漫画类似,来自2006年的《QQ爱》中有句歌词是这样的:
“哦 / QQ爱 / 是真是假谁去猜 / 说不定对方他是杰伦。”
2.2006年,有个网名叫毒药的人也火了。
走红时,毒药的MSN空间每天数百万流量,每篇博文下有上千条留言,这个数字放在今天也绝对是个大V。
他就读国外设计名校,网友评价其相貌英俊,家世背景也被传的很邪乎,衣着搭配就更加时尚前卫了,据说他发的自拍中,有的衣服价值过万,英镑。
在国内还以班尼路为名牌的那时,毒药的各种属性都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2006年电影《疯狂的石头》
天涯的网友率先吃起了瓜,各种起底毒药的真相帖层出不穷,文字内容真假难辨,不过也有些证件照看起来相对可靠。
随着MSN的没落,MSN空间服务也在后来不复存在。网红毒药消失了,转眼间变成了作家,出过几本书,在微博上被叫作老郑。
有人知道他就是曾经的毒药,在评论区回忆二十年前的网事。
有人对此却很懵圈,问啥是毒药。
老郑哈哈一笑:“毒药是一段伤心往事。”
以人海战术来搜集他人信息的做法,被国内网友叫作人肉搜索。
猫扑顺势推出了人肉搜索板块,配合着虚拟货币(猫币MP)系统关联的赏金制度,促使人肉搜索在国内迅速流行了起来。
起初,几乎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反倒认为自己是伸张正义的网络卫士。
2006年猫扑网友曝光了魔兽世界铜须门事件,网友将这起偷情事件的男女主角姓名、照片、工作单位、学校等资料翻了个底朝天。
同年发生的虐猫事件,愤怒的网友更是在一周内就将当事人真实信息扒了出来,最终虐猫者在网上公开道歉并被单位停职。
英国的BBC觉得这办案效率堪称互联网特工,把中国的人肉搜索直接译成了“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
为了方便理解,BBC还把人肉搜索,比作西方群众围剿女巫的行动。
但人肉搜索的弊病也很快显现,借此报复、炒作的事件接连发生,甚至有人因隐私泄露而影响到正常生活,最终选择自杀。
那时流行一句话: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3.2010年,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舞台上,出现了一位叫刘著的参赛选手。
他长卷发,瓜子脸,穿着蓝丝袜,踩着高跟鞋,说话声音也很特别,观众、评委都惊了。
现场评委安妮玫瑰怀疑他走错片场,还要验明真身,并给出了“人性化”建议:“你是选择男评委还是女评委来验?”
另外两位评委打圆场,跟安妮玫瑰说,核实身份交给工作人员就行,先听人家唱一唱。
刘著顺着话唱了,安妮玫瑰却在其间不依不饶打断了三次,还号召网友对他进行人肉搜索。
这段视频放出来后,网上对安妮玫瑰是一片骂声。
经过之前这么多网络事件后,国内网友在支持各种群体展现自我的同时,也开始质疑人肉搜索的用途,大多有了些网络隐私意识。
同样是在2010年,腾讯和360之间的“3Q大战”爆发了。
两个企业争夺安全软件市场的事,网友本来顶多也就看个热闹,之后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但是360突然祭出大招,上线了一款“隐私保护器”的工具,暗示QQ会扫描用户硬盘,偷窥隐私文件和数据。
网友开始警觉了起来,360趁热打铁又推出了“扣扣保镖”,能够阻止QQ广告、宠物之类的强制弹窗。
腾讯针对这一系列事件发布了《致QQ用户的一封信》,表示QQ与360不兼容,只能二选一。
没想到的是,信中开头那句“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却成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欢声笑语中引发了一阵造句风潮。
事态还在不断升级,直到有关部门介入干预,3Q大战才逐渐平息,最终以三场官司收尾。
这三场官司分别是,腾讯起诉360诋毁与不正当竞争,360告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炒热这场事件的用户隐私,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
4.2018年,百度CEO李彦宏的一段话,被媒体和网民围攻。
他说:“中国人更加开放,或者说对于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说他们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这么做的。”
隐私与效率成了交换的要素,但这两者其实并不一定是互相冲突的,用户用隐私换来的便捷,多数情况下也是被自愿的。
在注册协议、获取权限的组合拳下,手机中的已安装应用列表都能被企业轻易拿走,而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这些数据都用来做了什么。
李彦宏说出那番话时,Facebook正面临着泄露用户数据而引发的信任危机。
当时,英国电视台通过暗访,曝光了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公司,是如何通过获取Facebook用户数据,从而影响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
简单来说,剑桥分析从2014年起,获得8700万个Facebook用户数据只用了三步。
第一步:在Facebook上以心理测试为名投放广告,用户完成简单的测试便能获取小额的现金奖励,以此诱导参与测试,并且要求必须有185名以上Facebook好友才可以参加此测试;
第二步:在调查问卷答题结束时,会请求开放测试者的Facebook好友列表权限,并且同意收集数据用于学术研究;
第三步:剑桥分析收集参与测试的Facebook用户及其好友关系链,总共获得了8700万个用户资料,其中包括点赞等行为信息。
早在2015年,Facebook内部监控程序就发现过剑桥分析频繁获取用户信息。
剑桥分析当时回应收集数据用于学术研究,最终Facebook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更没特意提醒用户。
而在心理学研究中,已经有学者通过Facebook的用户行为,来预测其人格特征和社会属性。
只需要68个点赞内容,就可以大致估算出用户的肤色、性取向,甚至是支持的党派。
在英国电视台的暗访中,剑桥分析的工作人员称他们曾受雇于特朗普竞选团队,也推动了英国脱欧,通过有针对性的给不同人群展现不同的内容,从而引起恐惧或带来希望。
“实际上,很多选票都是情绪控制的。”
虽然很多数据或者咨询公司,觉得剑桥分析在宣传中有夸大实际效果的嫌疑,但Facebook的数据漏洞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2018年4月,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公开道歉:“是我的错。”
Facebook后来因此事收下了50亿美元的罚单。
5.2019年10月,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诞生。
浙江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发现他办了年卡的动物园,系统升级了。
原来的指纹识别系统被取消,转而启用人脸识别,未注册人脸识别的用户没法正常进入动物园。
教授觉得,强制收集面部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一旦被泄露或滥用,极易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于是起诉了动物园。
动物园回应系统升级时称,人脸识别更方便,指纹有时候稍微破点皮就识别不出来。
李彦宏一年前提出的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的尴尬的事实,似乎终于发生了些变化。
教授的安全意识值得赞赏,但动物园那边也觉得很无奈:指纹也是你的信息啊,办年卡留姓名、电话、身份证等信息时,怎么就不担心损失呢?
这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科技进步虽是好事,但日新月异的技术,对于大学教授这种知识水平较高的人来说,都摸不清隐私和安全的边界。
很多人也并非死抱着那点个人隐私不放。
不少APP都爱在年底做用户盘点,统计你今年和谁互动最多、听什么歌最频繁、最晚几点还打开过应用。有人觉得有趣,甚至还会主动分享给别人看。
但个人数据一旦被有目的性的泄露,就完全不受自己控制。
如今不胜其烦的骚扰电话、短信、邮件基本都是如此。
6.1969年,互联网诞生。
当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克兰罗克教授,带领团队成功让一台计算机与硅谷的另一台计算机进行对话,催生了今天的互联网。
在今年纪念互联网诞生五十周年的时候,他说:
互联网推动民主,但也助长了阴暗面,网络上的噪音淹没了温和的声音,极端的观点被放大,充斥着仇恨和假消息。互联网早期的捣蛋者是聪明孤独的黑客,但今天的作恶者是强大的企业以及各种组织,他们以侵犯隐私来获取所需。
克兰罗克感叹业内缺乏远见,未能为此构建完善的措施。今年他开设了个实验室,研究起了互联网的阴暗面。
虽然这位互联网先驱很有资历,但我个人觉得其成果的实际效果可能会比较有限。
因为技术或许能研究透,但人性永远摸不清。
作者: 网上冲浪记事 文章来源:新浪微博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