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前,你随便咨询一个人,都能给你一大堆选车经验: 日韩车铁皮薄、德国车烧机油,法系车底盘稳、日本车发动机好……
但是,你问他以上这些车你都开过吗?
没有,连坐都没坐过,经验哪来的?
网上道听途说的!
这些言论是谁写的?
不知道!
我前前后后也换过五台车,从2002年的国产车,到现在的纯进口,没有那辆车能劣质到要让我上网吐槽,也没有哪辆车好到要让我上网写一篇彩虹屁,更没功夫为了维护我的选择,去跟各种黑粉互撕,闲的吗?
但是网上关于车的讨论和撕逼从未停止过,这些言论悄悄的植入你到价值观,左右你的买车选择。
写到这里,你也可以回想一下,你的车子开了那么久,写没写过关于车的评测或驾驶感受?
恐怕也没写过吧,有问题找4S店,没问题就小车不倒尽管推,写哪门子感受啊。
是的,这些言论大部分是商家的软文,他们以使用者的角度去写这车有多抗造多省油,跑的飞快还不颠,他们每年都要招聘大量的写手,去网上给自己贴金,顺便黑一下竞争对手。
这种职业,虽然网络称他为水军,但他们有自己高雅的称呼,叫自由撰稿人,根据文章质量不同,收入也不同,有的千字百元,有的一字一元,一篇软文在300——5000不等。
为什么要花费重金发软文?
电视台、网络上投硬广,只能起到打响品牌知名度的作用,用户怎么选,还要看大家的口碑。
上网查询,就成了买车的必修课,广告做的再好,还是想听听使用者的心声,都认为这才是最真实的声音。
马云说过,网络越发达,越难听到真话,有真实体验的不一定上网写,写的不一定有真实体验,更多的是无利不起早。
买车只是个缩影,大多数厂商都会重视网络舆论阵地,把广告做成了枕边风,比方说看病买药,网民都习惯网上搜索,看各种回答,用哪种药好、哪种药副作用大,网民甚至比大夫还专业。
在网络上,也会看到各种美白攻略,这主要是化妆品厂商的口舌,专业点的会写分析文,根据化学成分和各种参考文献,用专业的角度让你信服烟酰胺不但美白,还能阻断黑色素形成,还能收缩毛孔,简直是万金油,不专业的可以发晒照文,从黑成一块碳,到用了小白瓶之后白成一道光,虽然是美颜加P图的效果,也让人觉得不妨一试。
电子产品、相机、手机就不用说了,各类评测、横评、最香推荐、2020最XX排名,都在无形中左右你的购买选择,往往是第一眼看到哪个品牌口碑好,就认定了它很好,其它的六宫粉黛均无颜色,除非你买到了手,才发现没网上说的那么好,才看到也有那么多负面信息,当初咋没看到?
或者其它同类产品也不差,唯独它抓住了你的眼球,给你种了草,你觉得隐隐不对的时候,商家和自由撰稿人,已经开始分钱了。
不出意外的外,很多读者会问去哪里去应聘自由撰稿人。
留意一下各大企业网站,这是一手信息,还有一些兼职平台也有撰稿需求,但,这都属于中介性质,大半利润被他们盘剥了。
暂无评论内容